请选择所在城市(点省查看,红色代表已入驻)
A |
|
---|---|
B |
|
C |
|
F |
|
G |
|
H |
|
J |
|
L |
|
N |
|
Q |
|
S |
|
T |
|
X |
|
Y |
|
Z |
|
微信网站
上传时间:2017-01-20阅读量:227次
不少人认为制造业重回美国是特朗普开始竞选美国总统时才提出的经济策略,但实际上美国制造业的回归早在奥巴马时代就已经开始。特朗普让制造业重回美国,不是荒谬可笑的想法,也没有什么开创性。
作者|杨泽宇
近几年来,中企海外扩张加速,制造业出口额不断增长,华为、小米和金立等国内通信制造业厂商纷纷布局东南亚市场,美国硬盘巨头希捷在关闭中国苏州工厂的同时,仍在扩大泰国工厂的生产,就连一直将中国视为最优加工厂的苹果,近期也寻求在印度建厂。中国的低端制造业正加速向南亚和东南亚的市场外移,这对中国这个制造业大国而言,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中国制造”产业升级的好机会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其实并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褒义词。虽然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凭借着劳动成本低的优势,制造业迅速崛起,向海外输出着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但其实这些商品的技术含量普遍较低,属于低端产业的低附加值产品。也就是说,中国就是一个巨大的代工工厂,劳动者从事的大多是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而依靠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往往只能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加工制造环节,因为产品中最具竞争力的核心技术部分大都掌握在外资企业的手中。这让“中国制造”一度处于尴尬的境地,甚至成为“山寨”的代名词。随着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深入,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自主创新日益成为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核心, 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显得重要。
中国低端制造业向国外转移,客观上对国内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但也正好给了中国本土制造业一次升级的机会。企业将低端制造业的生产和加工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率;一方面也可以为国内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提供空间,使企业将更多节省下的资金投入到制造业产品的研发环节,提高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含量,创造更大的价值。虽然这种做法可能会在短期对劳动者的就业产生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对“中国制造”品质的提升会产生正面的作用。
向东南亚转移制造业的空间有限
近几年来,中国制造业在商品出口中的比重不断扩大(如下图1),华为、乐视、富士康等制造业企业也纷纷向东南亚拓展自己的商业版图。目前中国制造业的转移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不向外输出工厂,只投资东南亚的制造业企业,通过入股等方式来拓展企业规模;一种则是对外投资建厂,直接在国外生产和加工产品。2011年-2012年,中国对东南亚投资额最高的六个国家是印尼、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电气、钢铁、化工和电子产品是主要的投资项目。
图1 中国制造业出口占商品出口的百分比 (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从劳动力成本的角度上讲,东南亚的部分国家正在“继承”着中国引以为傲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由下图2可以看出,在2008年左右,中国劳动力单位小时的劳动报酬已经超过了菲律宾、泰国、越南和印尼,也就是说,制造业企业在这些国家建厂,大概率可以给劳动者支付比在中国更少的薪酬。
这样看来,东南亚似乎成了中国制造业企业转移的“天堂”,但事实是,虽然这些国家劳动力成本的确较低,但东南亚的制造业承载力却是有限的。
截至2015年,东南亚的劳动力人口(这里指15-64岁,下同)只有4.25亿,不足中国劳动力人口的一半。而这些国家的劳动参与率都比较高,除去经济较发达的新加坡、文莱和人口较少的东帝汶,2014年时,大部分东南亚国家15岁以上人口的劳动参与率都已经在80-90%左右,按这个比例计算,其实制造业转移可利用的劳动力规模也只有约1亿人(注:世界银行给出的劳动参与率数据统计的年龄范围是≥15岁,在测算时已去除超过65岁的人数,下同),且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两国。
另外,东南亚和南亚部分国家劳动力素质较低,2010年巴基斯坦15岁以上劳动力的识字率只有55%,东帝汶只有51%,且一些欠发达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也制约了其成为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国。
图2 中国与东南亚部分国家劳动力报酬对比图(美元/小时)(来源:国际劳工组织 制图:网易研究局)
印度的制造业“蛋糕”不太好“吃”
相对于东南亚大部分国家而言,南亚的印度在制造业上的潜力更大。
2014年,印度的人口已占世界的17.8%,但制造业增加值却只占世界的3.1%,这与印度高速发展的经济增速极不相配。
印度是一个人口可以与中国“匹敌”的国家,但劳动力的劳动参与率却极低。虽然劳动参与率与社会福利、工资收入等因素有关,但就业者就业的意愿同样对劳动参与率影响甚大。2014年,印度的劳动参与率只有34%,仅为世界各国平均水平的1/2,也就是说,印度15岁以上参与劳动的劳动力人数只有3亿人左右,据此保守估算,制造业的潜在劳动力市场超过5亿人。
另外,印度的人口仍保持快速增长,据《世界人口统计年鉴》,到2024年,印度每年的新增劳动适龄人口都会保持在2500万人以上,也就是说,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印度都不会面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从区位的角度讲,印度与中国接壤,距离较近,也无海洋的阻隔,制造业转移的交通成本也比较低。
虽然印度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潜力较大,但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前面提到的印度劳动参与率过低,这其实与印度的传统文化有关,印度工人的守时观念较差,迟到、早退的现象较多,如果在印度大量建厂,生产效率和管理可能会成为问题。而且印度有其固有的社会阶层和种族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会使最终潜在劳动力的转化率大打折扣。
特朗普的点子毫无创意
当然,中国对外转移制造业不只局限在东南亚和南亚等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美国也是中国制造业转移的承接国之一。
不少人认为“制造业重回美国”是特朗普开始竞选美国总统时才提出的经济策略,但实际上美国制造业的回归早在奥巴马时代就已经开始。为了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烂摊子,2010年时,奥巴马就取消了对转移到美国以外的企业的税收优惠,以鼓励企业留在本土。
这样的措施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0年,美国货物出口额增长率不仅由负转正,而且还实现了大幅的增长,增长幅度同比超过20%,且直到2014年,货物出口额增长率都一直保持着正增长。制造业的增加值也在奥巴马制造业回归战略实施后,一直呈现增长态势。这说明,让制造业回归美国,确实对经济复苏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而我们近期看到的美国汽车巨头等企业的回归,也并不是企业回归美国的特例。早在奥巴马时期,福特公司就响应过政府制造业回归的策略,将在海外生产的部分零部件撤回,承包给美国的供应商;同样响应过奥巴马这一策略的还有通用电气、星巴克和卡特彼勒等制造业巨头。
因此,特朗普让制造业重回美国,未必是可笑荒谬的想法,也没有什么开创性,只是他的想法比奥巴马更极端,不只要取消对海外美企的优惠,而且要对其征收重税,逼迫美企回归。
虽然特朗普让美企制造业回归的具体政策尚未实施,但从奥巴马政府实施美企回归战略后已经产生的影响来看,中国制造可能要面临以下的压力。
·制造业出口承压
从2010年奥巴马政府的制造业回归策略实施后,中国对美国的制造业出口增长率一直呈下滑趋势(如下图3所示)。
图3 中国对美国制造业出口增长率(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制图:网易研究局)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
除此之外,中美的贸易摩擦也进入了集中爆发期,仅2009年一年,美国就对中国发起了47起双反调查,是2006年的两倍多。
·中国制造业企业利润下滑
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利润也出现下滑,2011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利润增长率为12.36%,但仅仅过了一年后,2012年这一比例就下降到1.43%。
以上只是奥巴马政府时期,采取制造业回归美国后对中国制造业的一些影响。就目前的情况看,在让制造业回归美国这件事上,特朗普显然比奥巴马更有决心,以上一轮的影响估计,中国制造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中国的制造业出口对美国还是有一定的依赖性的。2015年,美国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总额接近6000亿美元,中国一度成为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虽然中国正在积极拓展自己的对外贸易渠道,但是就短期而言,美国依然是中国制造业出口的重要对象。而制造业重回美国,一方面可能会使在美国的中国企业竞争压力加大;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在中国投资和建厂的企业撤离中国。因此制造业重回美国,不单单是一个经济政策,其影响可能会传导向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从而影响各生产要素的配置。
但这也未必完全是件坏事。它可以促使中国的制造业加快升级的步伐。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把自己的劳动力的优势视为制造业的优势,使制造业处于较低端的水平。在面对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美国制造业回归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的制造业或会更有升级转型的动力。中国政府也在进行着积极的努力,国家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科技产业,工信部还印发了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从这个角度看,特朗普的贸易打压,对中国来说,可能是新的转机。
中国制造业转移大计尚需时日
从历史上看,制造业中心的转移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我们不必为了“世界工厂”这顶帽子的得失过份担忧。无论是18世纪的英国制造业的崛起,还是二战后美国称霸世界制造业,抑或是后来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随着产业的升级,国家的制造业地位也会发生更迭,这很正常。有学者统计,基本每隔20年左右,世界的制造业中心就会发生转移(如下图4),但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执掌世界制造业中心超过30年。
图4 二战后制造业中心转移情况 (来源:《终结贫穷之路》徐滇之 柯睿思 李昕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172 制图:网易研究局)
中国虽然也是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但是与英国、美国等却有显著的不同。英美的制造业崛起走的是高端路线,主要依靠制造和输出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而成为制造业中心;但中国主要是“拼人”,依靠廉价但数量众多的劳动力优势,输出低端制造业产品。举个例子来说,2001年时,美国的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5%左右,但制造业产值约占世界的25%;中国拥有世界近20%的人口,即便是采取“人海战术”,也很难达到占世界25%的制造业产值。因此,技术创新才是由制造业大国向制强国转变的关键。
明白这个道理,但中国制造业升级之路仍然漫长。
虽然中国的制造业成本正在上升,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中国制造2025蓝皮书》中显示,中国仍是世界上制造业成本最低的国家之一,2013年,中国制造业工资水平仍只相当于美国的1/10。虽然与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相比,中国已经没有显著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但在全世界范围内而言,劳动力成本依然较低,中国仍然是大部分发达国家在转移低端制造业时,考虑的承接国之一。而每年都被炒得很热的“用工荒”,实际上也是周期性的,并不是长期存在的问题。“用工荒”大多出现在春节期间。以2011年春节为例,广东用工缺口达到100万人,但是有学者统计,当年到劳动年龄新增人口达到2303万人,但新增岗位只有1168万,岗位缺口依然很大。即便中国近几年出现劳动力数量减少的情况,比如2015年中国劳动力减少了487万人,但短期来看,就业市场供小于求依然是不争的事实,相对于“用工荒”,“就业难”才是更显著的话题。
表1 制造业成本最低的国家top5 (来源:《中国制造2025蓝皮书》 制表:网易研究局)
图5 中国与美国劳动力报酬对比图(美元/小时)(来源:国际劳工组织 制图:网易研究局)
另一方面,从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上看,中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品主要集中在纸制品、焦炭等较低端的制造业产品上(如下表2),对比美国可以发现,美国虽然近些年在制造业的市场份额优势不甚明显,但在计算机电子产品、制药等高端制造业领域,仍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因此中国要想通过制造业向国外转移来推动国内制造业的升级,仍然任重道远。
表2 中国和美国制造业RCA指数(2009)(注:RCA指数是衡量一国某种制造业类目的产品在国际上竞争优势的指数,大于1表示有竞争优势,小于1表示没有竞争优势 来源:OECD-WTO Trade in Value Added(TIVA)-May 2013 制表:网易研究局)
出品|网易研究局 (联系邮箱:yangzeyu@corp.netease.com)